学者&医生
  • 2016 - 08 - 23
    小分子褐藻糖胶帮助启动抑癌基因 台湾卫生研究院分子与基因医学研究所徐欣伶博士,针对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启动抑癌基因p53进行研究,因为p53抑癌基因是抑制癌转移的新机制,具有许多调控细胞凋亡的功能,超过七成的癌症细胞,肿瘤抑制基因p53都有突变或缺失的现象。若能了解p53在抑制癌症形成的新角色,将有利于针对p53有突变的癌症患者选择一个有效的治疗策略。 台湾卫生研究院分子与基因医学研究所专家 徐欣伶 从细胞实验发现,小分子褐藻糖胶与抑制基因p53具有共事效应,能增强p53的功能活性,促进p53缺失的大肠癌细胞基因分裂,且具有p53的大厂癌细胞的基因修护能力。 此外,褐藻糖胶能协助抗癌药物效应,促进p53缺失的大厂癌细胞基因断裂。
  • 2016 - 05 - 18
    专家介绍: 台湾阳明大学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台湾褐藻糖胶发展学会理事长  核心提示:  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可以抗肿瘤增生、扩大及转移的效果,并能够减少癌症治疗后癌细胞的复发。  对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的研究及评价: 阳明大学教授许先业先生,同时担任台湾褐藻糖胶发展学会理事长,致力于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之研究。  2013年发表于牛津医学癌症专刊《Carcinogenesis》的关于乳癌的研究发现: 台湾小分子褐藻醣胶可藉由降解乳癌细胞表面- 泛素依赖之TGFβ受器,减少乳癌间叶组织转变及乳癌细胞转移。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可降解癌细胞表面受体的上游机制,具有抑制乳癌细胞怎生、改变乳癌细胞形态、及减少肿瘤细胞转移及入侵的功能。研究中(如图),服食“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的小鼠(Fucoidan组)的乳癌细胞,比控制组(Control组),提及明显减小。     2014年发表于国际知名癌症专刊《Oncotarget》关于肺癌的研究发现: 台湾小分子褐藻醣胶 ,藉由调控Smurtf2及Smad7, 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及转移,并减少肺癌肿瘤的体积。实验也证实,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不仅可以加成化疗药物毒杀癌细胞的效用,也可以减少验证治疗后癌细胞的复发。同时,有肺癌细胞的小鼠,被连续喂食褐藻糖胶,比不连续喂食,表现出更强烈的抗肿瘤活性,长期服用也能预防癌症细胞再复发。  实验中:图1中,CTL组为控制组,不喂食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另外三组:EXP1、EXP2、EXP3,为实验组,喂食的时间分别为“患癌后期喂食”、“患癌前期喂食”、“一直喂食”,体积依次减小。图2中,CTL组为控制组,不喂食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另外三组:EXP1、EXP2、EXP3,为实验组,喂食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的剂量依次增大;相对应,肿瘤细胞的体积,依次减小。   引用文献: 1. Hsu HY, Lin TY, Hwang PA, Tseng LM, Chen RH, Tsao SM and Hsu J. Fucoidan induces changes in the e...
  • 2016 - 05 - 18
    专家介绍:台湾万方医院癌症转译研究室  专家 对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的研究及评价:  台北万芳医院癌症转译研究室,颜明德博士的研究团队,从人类肝脏细胞实验发现: 1、台湾小分子褐藻醣胶不仅可促进正常肝脏细胞的生长,对于正常肝脏细胞没有毒性,还能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及抑制致瘤性与侵袭的能力。 2、且对照中国大陆所进行的研究数据发现,台湾小分子褐藻醣胶比大分子褐藻醣胶效果表现更佳,并从中再次证明小分子容易吸收,且比大分子的活性高出四倍以上。 3、台湾小分子褐藻醣胶可提高肝癌细胞内微小核醣核酸(microRNA) miR-29b之表现,并调节DNMT3B-MTSS1讯息传递路径,达成抑制肝癌细胞转移之功能。 4、同时,研究团队也发现,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可借由调控特殊细胞因子ADAM-12,抑制癌干细胞生长,减少癌症患者治疗后再复发。 以上部分研究成果由颜明德博士,2015年发表于瑞士著名学术期刊《Marine Drugs》  参考文献:Ming-De Yan, Chih-Jung Yao, Jyh-Ming Chow, Chia-Lun Chang, Pai-An Hwang, Shuang-En Chuang, Jacqueline Whang-Peng and Gi-Ming Lai. Fucoidan Elevates MicroRNA-29b to Regulate DNMT3B-MTSS1 Axis and Inhibit EMT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Mar. Drugs 2015, 13, 6099-6116.)
  • 2016 - 05 - 18
    专家介绍:台中宏信诊所院长原台中荣民总院心脏内科医师 奇迹医师抗癌经历:从32岁那年起,陈医师先后罹患3种癌症:骨癌、肾脏癌、甲状腺癌。抗癌20余年,身体状况愈来愈好,认为患癌是“上天的礼物”。  1987年,32岁,灰指甲一直未见好转,后来开始疼痛,看过许多皮肤科医师却久久不愈,后来找了X光片才惊觉罹患骨癌,足部大拇指骨已被癌细胞“吃掉了”! 1997年,42岁,腰酸背痛,在太太的催促下照了超音波,发现肾脏肿瘤,二度罹癌!太太向上天乞求:愿意折寿换命! 2002年,47岁,向患者解释甲状腺肿瘤,自己却也摸到硬块,入院检查发现第三度罹癌,怀疑是先前过度做身体检查惹祸!虽然磨难,但因调养得宜,康复地很好,外表完全没有改变。 对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的研究及评价:  “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具有三大抗癌作用: 1、诱导细胞凋亡:它能够重新启动癌细胞“自杀信号”的开关,使癌细胞核缩小、癌细胞膜破裂,最后分类成碎片,也就是利用此“自杀”机制的方式,诱导癌细胞进行凋亡作用。 2、活化免疫作用:它能够活化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以及自然杀手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大幅提升免疫系统对外来病原体的抵抗力。“自然杀手细胞”如同身体内的纠察队般,对于体内的叛徒——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攻击性。当淋巴细胞中的自然杀手细胞发现癌细胞时,无需使用抗体或其他的免疫系统感性体,就能直接杀死癌细胞。因此,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能活化自然杀手细胞的这一作用,对于抑制癌症具有很大的帮助。 3、抑制血管新生作用: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在实验中,明显地会干扰癌细胞发送的信号,进而抑制血管新生,阻断癌细胞取得营养及氧气的机会,达到抑制癌细胞增生与扩散的效果。 引用文献:陈卫华著《每天清除癌细胞》P196-P198,青岛出版社出版,2015.
  • 2016 - 05 - 18
    专家介绍: 慈济大学医学科学研究所教授国防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任/生理学课教授澳洲Griffith大学,健康学院,澳洲植物性药物研发中心兼职教授  周志忠教授发表的研究成果文献: 1. 于瑞士《Marine Drugs》发表研究成果《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抑制癌血管新生》,该研究也获得《Marine Drugs》2015最具特色论文奖。 已知在癌症生长过程中,肿 瘤组织会因缺氧而活化缺氧诱发因子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 alpha ; HIF-1α),并进一 步促进血管新生,癌转移及癌症生长。 藉由一系列的细胞及活体研究证实小分子褐藻糖确能减少缺氧所 诱发的血管生成,肿瘤组织内HIF-1α及VEGF的表现和肿瘤生长。 小分子褐藻糖胶对膀胱癌的生长、血管新生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疗效可能与减少缺氧所活化的 HIF-1α/VEGF 讯息传递路径有关。 当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的剂量不断增加时癌细胞的增长的体积不断缩小    2. 于美国癌症专刊《Oncotarget》发表研究成果《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 可改善癌症及化疗所引起 的肌肉萎缩—营养不良》。 癌症恶病质(癌症本身及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主要特征在于病患产生厌食、骨骼肌萎缩 和全身发炎等症状。本实验所使用的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是从褐藻中所提取的成分,目前 已明确证实具有抗癌剂抗发炎的活性。 结果发现,于化学治疗时合并食用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的罹癌小鼠,显著改善身体消 瘦、肌肉萎缩及肠绒毛损伤等功能障碍。 由本研究结果显示,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可有效防止化学药物治疗所引起的癌症恶病质及 肌肉萎缩现象。而此显著效益,主要是由于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可降低:发炎诱发因子产 生,抑制:肌肉生长抑制素、激活素A、肌肉蛋白分解酶表达;但相对却可提高:促进组 织生长及合成相关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合成。      参考文献:Meng-Chuan Chen, Wen-Lin Hsu, Pai-An Hwang and Tz-Chong Chou. Low Molecular W...
  • 2016 - 08 - 23
    褐藻糖胶的小分子化发展抑癌效用提升  来自香港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的创院创长李函宓医师在2015年的研讨会中,赞许小分子化的技术,能够提高褐藻糖胶对人体的效用并可于癌症辅助治疗中确实运用。 香港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创院创长  李函宓医师 会中,他以诊治一名香港肾脏癌末期患者的治疗过程为例,病患在癌细胞扩散至脑、胃、肺,当时病患已陷入昏迷的状态。李函宓以“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每天连续辅助治疗后,病患症状大幅改善,并存活至今。 也进一步说明,“台湾小分子褐藻糖胶”不仅可以促进癌细胞走向自然凋亡机制(Apoptosis)、抑制癌细胞生长,更可改善癌症病患治疗过程中体力降低、营养不足等恶病质,提升癌症患者生活品质,可发展作为癌症的辅助疗法。
Copyright © 2013 台湾褐藻醣胶发展学会 大陆分会.All Rights Reserved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